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。有记者提问。最近,一些地方的新冠感染者在隔离14天后被诊断或检测为阳性。特别是在大连,有一些人被感染了。经4次核酸检测发现,潜伏期超过10天。从这些现象看,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有新的特征?例如,潜伏期较长。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?
王桂强表示,近期出现的一些病例潜伏期较长,经过14天的隔离,仍能发现病毒。这是一个孤立的现象。因为新冠病毒的潜伏期基本在14天内,大部分在3-7天内,也有一些超过14天的病例。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案例,但这仍然是一个孤立的现象。是否延长了潜伏期,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判断。
针对这种情况,王贵强指出,目前采取的措施仍然非常明确。对于14天后仍可能有传染性的个别现象,各地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措施,包括“14+7”。也就是说,除了14天的隔离外,还必须加上7天的居家隔离,隔离期间必须进行核酸检测,隔离后必须进行核酸检测,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潜在的传播风险。
王桂强强调,居家隔离不是呆在家里,而是严格防护,包括个人防护,包括保护家庭成员,以及居家要求,不要随意外出等,确保这7天的居家隔离能够真正实现有效隔离和预防。目前,防控意识不能放松,防控措施也不能放松。我们仍然强调聚集场所要戴口罩,注意手卫生,减少聚集,减少活动,最大限度避免潜在的传播风险。”王桂强再次强调。